關于環境應急預案風險應急響應計劃的相關知識介紹
發布日期:2023-01-10 10:44:12 信息來源:
一、環境應急預案應急計劃領域
主要危險源:原料區、生產裝置區、儲罐區、儲備區、相關設施等。
二、環境應急預案應急組織結構
建立公司應急組織,經理為應急計劃和協調的責任人,應急人員須是經過培訓的熟練工人;區域應急組織架構由當地、相關行業專家、健康安全相關單位組成,由當地部門統一調度。
三、環境應急預案計劃分類
響應條件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,制定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,采取適合相應情況的處理措施。
四、環境應急預案報警
通訊方式:對緊急狀態下各主要責任部門的交通治安、控制、消防的報警通訊方式、地點、電話號碼及相關配套通訊方式逐一細化。涉及跨區域的,還應與相關區域環保部門和上級環保部門保持聯系,及時通報事故處理情況,取得區域支持。
五、環境應急預案應急環境監測
組織專業隊伍對事故現場進行偵察和監測,對事故性質、參數和后果進行評估,為指揮部門提供決策依據。應急和救援控制措施
嚴格規定事故多發區、事故現場、毗鄰區、防火區的設置控制。
以及相應設備的數量、使用方法和人員。
六、環境應急預案人員緊急疏散
規劃對事故現場、廠區附近、事故影響區域和公眾的有毒有害物質應急劑量控制規定,制定應急疏散組織方案和救援、醫療救護、公共衛生。
七、環境應急預案事故應急救援結案程序
制定事故現場和受影響區域的相關應急終止程序、善后處理和恢復措施,解除事故警戒和鄰近區域的恢復措施。
八、環境應急預案事故恢復措施
制定相關的環境修復措施(包括生態環境和地表水),組織專業人員監測事故發生后的環境變化,對應急措施的環境可行性進行影響后評估。
九、環境應急預案應急培訓計劃定期安排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演練。
泄漏應急處理:迅速將泄漏污染區域的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,并進行隔離,嚴格限制出入。切斷火源。建議應急響應人員穿戴自給式正壓呼吸器和防毒服。
泄漏:用沙子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。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,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。筑堤或挖坑避風;用泡沫覆蓋,減少蒸汽災害。用防爆泵轉移到槽車或專用收集器中。